短片里还出现了两位睿智老人。惠里子的父亲在片中很少说话,手表批发,他与女儿及她的爱人生活在一起。身为出版人的他还为女儿出版绘本,用实际行动来给予支持;银座店的大隈女士给予处理遗物的建议时,有一种对生命的宽容态度。“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如片头一片秋叶,生命轮转,生生不息。 惠里子从4岁开始就在母亲的鼓励下,用绘画的形式完成日记创作。在她的记忆里,母亲外出时总背着凯莉包。 想知道某领域顶级的产品,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上网搜索“XX中的爱马仕”。可见在大众心中,爱马仕几乎是“顶级”的代名词,进而被等同于奢侈,等同于身份,等同于一个离普通人很远的标签…… 在进入这些故事后,我感到“奢侈品”这三个字渐渐隐去,“以人相连”解释了物存在的意义。 正因为母亲从小就鼓励她要敢于坚持自我,惠里子并不隐瞒她的性取向,哪怕她在他人眼中并不那么“正常”。她有同性爱人吉香,两人还组织了家庭。 《爱马仕全球足迹(Footsteps across the World)》记录了10个类似这样的故事。在这些故事里,“可持续”指的不仅是材料、环境,还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森吉是朴素的匠人思维,他说,复刻手表。最后做出的东西能与设计图纸吻合,心里就会充满快乐。这番话体现出一个匠人单纯希望做好工作的欲望。而年轻的儿子站在外祖父和父亲两代匠人之上,明白把工坊继续运作下去要面对挑战,他也做好准备去拥抱这份不确定性。 在汹涌人潮中的法里德看起来并没有那么融入城市,但无妨,他的工具就是他的护照。在香港工作的他,接手一只等待维修的包,竟在工作过程中慢慢认出了那是自己15年前在巴黎工坊制作的。这份因缘际会,让匠人欣喜也感慨:“毫无疑问,它的老化状态比我强多了。” Luxury is that which can be repaired(精品是可以被修复的)。这是爱马仕品牌第四任总裁罗伯特·迪马(Robert Dumas)坚持的观点,也是品牌至今信奉的理念。 同为异乡人,来自柬埔寨的中年男子的身世背景里有着破碎的苍凉。国家战乱,家人死于战火,他辗转来到香港谋生。平静恬淡的外表下,埋藏着很深的心理创伤。他想回到柬埔寨,找回自己的根,把在爱马仕工坊学到的技术传授给祖国的孩子们,让他们有一技之长,可以生活。 拉丰以人的足迹展示品牌发展的全球足迹。他说,“这个系列影片由多个自由摄制的纪录短片共同组成,记录了平时鲜为人知的各种环境的碎片。而正是这些散落的碎片组成了同一个世界。”这位制作人表示,“人类可能看似彼此疏离,但实则经由看不见的纽带紧密相连。” 在这个故事中我也看到了,爱马仕从来不曾只与“主流”捆绑,它以另一种视角关注着LGBT(非异性恋群体)。尤其在时间面前,一切都是平等与平静的。 石纹印染术在色彩、肌理和图案表现上的魅力被爱马仕发现了,花了3年时间,工坊与品牌合作推出了第一款产品。 爱马仕之所以“奢侈”,看重手工是重要原因。它共聘用13500名员工,其中4500名是工匠。 位于日本京都的森吉工坊由森吉先生与其妻子、儿子和妻妹四人组成。石纹丝绸印染技术是森吉的岳父1963年由德国带回日本,经由森吉优化发展下来的。 什么是爱马仕?为什么它会被认为能代表“顶级”?它与我们这样的普通人有什么关系? 但爱马仕确定发掘这个濒临失传的工艺用了10年时间。我猜测这漫长的时间里经过了无数轮的审慎评估和淘汰。在手工艺品通向消费市场的道路上,这个1837年创立的全球奢侈品牌,拥有足够的能力来评估工艺的价值,同时也有清晰的判断它是否拥有转化为一门好生意的潜力。 森吉工坊是幸运的,它被发现了。更多名不见经传的小工坊会消失,更多手工艺会成为书本上的文字、博物馆里的陈列品。“转化”是个残酷的词,无法与当下生活共生的,慢慢消失。但爱马仕的经验告诉我们,在它们即将消失的当口,我们也可以做一些事。 这是一群在香港工作的异乡人的故事。他们在爱马仕皮具维修工坊里,通过自己精湛的修复技术,帮助那些老灵魂焕发出新生命。 纪录片制作人弗雷德里克·拉丰(Frédéric Laffont)应爱马仕之邀特别拍摄了一部工艺纪录片,视角在于捕捉爱马仕与全球可持续发展建立的独特联系。 工艺没有文字记载,只有森吉一人会。虽然勉力支撑着小工坊,不让手艺失传,但他们心里并没有信心,正如妻子说的:我们做的东西是否会有人感兴趣,这件事困扰了我们40年。 曾在网络上见过一则玩笑:“奢侈品不用考虑洗涤掉色的问题,因为客户要的是当季、流行、只穿一次。” 以摩纳哥王妃、奥斯卡影后格蕾丝·凯莉命名的凯莉包常被称为“好莱坞女星必备”。而这个故事以凯莉包为线索,讲述的是两代普通女性的故事。 文字孕育感情,“维修”是一种物理技术上的恢复,而“修复”则指向物理空间和精神层面。维修的过程意味着“重新”获得,精仿表,修复的过程是自我寻找。每天和人们生活在一起的物,造物和修复的人,在简单的故事中完成一次次的情感传递。 在一个奢侈品牌的框架里,弗雷德里克·拉丰把镜头对准了一系列普通人:法国庞坦皮革工坊两位拥有40余年爱马仕工艺经验的主管兄弟、法国索雷德一家专为心智障碍人士提供就业支持的马鞭与训马套装制作工坊的工作人员、日本京都坚持特殊丝绸石纹染印技术的四人家族、日本东京通过修复母亲遗物凯莉皮包而重新找到情感连接的女儿、中国香港一家皮具修复工坊里的异乡人…… 森吉工坊的境遇是全球手工艺生存状态的缩影。以工业化生产的标准,面向日用生活的传统手工艺早就有生产效率更高、生产成本更低的工艺技术可以替代。没有需求意味着没有消费,很多工艺注定走向消亡。 母亲去世后,惠里子把包带去爱马仕银座店,寻求处理遗物的建议。她得到的建议是亲手来打理母亲留下的包。上油、修复,动手劳作的过程也唤醒了她的旧时记忆。 每个故事里都有耐人寻味的点,相对而言,三个发生在亚洲的故事更能引人共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