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总裁郭台铭去年 6 月曾表示,VR 和 AR 是大势所趋,而且有非常大的开发空间,同时他还透露公司也在进行相关开发、内部创业。不过目前暂时还未可知富士康将与 VR 和 AR 擦出怎样的火花,但能明确的是,富士康战略投资DigiLens,看中的是后者的衍射光波导技术。 但如果说这家公司募得的资金背后,站得可不止一家巨头,你或许还是忍不住观望一番,思考着是不是能从中研究出点眉目。这次出手的包括,索尼、富士康、德国大陆集团、松下四家战略投资,以及杜比等 4 家风险投资者。对象是一家做 AR、VR显示技术的厂商DigiLens ,据VentureBeat 报道,该公司宣布完成 2200 万美元融资。 汽车恐怕才是最让巨头们兴奋的,因为四家战略投资公司都有“智能汽车梦”。德国大陆集团就看中DigiLens 提供的平视显示器(AR-HUD),想象一下当驾驶员在开车途中,仅需平视前方,关键信息也不会错过分毫,这其实进一步保障了驾驶安全,手表批发,毕竟眼睛离开前方视线,比如看下手机之类的,实在很危险。松下也有兴趣在自己未来的汽车上实践下AR-HUD。 索尼较稳妥的选择了工作场景切入,更多也是尝试。毕竟价格上虽不及谷歌当年引发全球 AR 浪潮的那款智能眼镜,但 840 美元的售价也不够亲民。按照陈振国的说法,DigiLens 的技术有助于降低 AR 眼镜成本,那么索尼降低智能眼镜价格还是具有想象空间的,对消费级市场的开拓也指日可待。不过官方说法是,精仿表计划将DigiLens 的波导光学元件植入即将面世的新版本AR 智能眼镜,以便在更宽市场和全彩色域的镜片上更胜竞争对手一筹。 硬件流派的代表是在 VR 领域玩得“风生水起”的索尼。SuperData 发布的数据显示,PSVR 2016年的销量约为 74.5 万套,遥遥领先HTCVive 和 Oculus Rift,后两者分别售出42 万和 35.5 万套。虽然 PSVR 取得的成绩远低于预期,但考虑到发布时间是去年 10 月,这个成绩也值得欣喜一番。 如果仅说有家 AR 显示技术厂商获得融资,你或许会“嗤之以鼻”。毕竟,那个似乎只要自称做 AR 、VR 的公司都能获得融资的时日已过。更何况有大批量传出裁员、死掉的公司出现,也从侧面印证行业的泡沫正在破裂,是该归于理性了。 那么,是否有可能,富士康和索尼也终将一日把这个技术带到所“钟爱的车”上?答案几乎是肯定的,不仅是汽车,摩托车头盔、飞机的挡风玻璃等等都是未来可供想象的空间。 这样算来,大公司们该出手时也得出手了,巨头们也在赌,谁先占到未来的那个“坑”。分析战略投资DigiLens 的四家公司,大致可归为三类:技术派、硬件派、汽车派。 具体来说,DigiLens 的核心是用于VR 和 AR 的衍射光波导技术,该技术可与纳米材料结合起来,最终能在如眼镜般薄的玻璃上实现 AR 效果。市场分析机构 Digi-Capital 指出,2021年该市场将达到 1080 亿美元规模。 一直宣称人工智能的李开复老师,虽指出 VR 和 AR 在短期内,普及度和资本价值无法达到高度,但长期来看,甚至是 5 年内,VR 和 AR 将会改变各行各业。 巨头们的目光投得更远。当初Magic Leap 连产品也没有,却获得谷歌、阿里等巨头青睐,估值 45 亿美元。更挑剔的眼光也因此“扑得更凶猛”,媒体所谓“承认视频造假”的风波几近淹没各大媒体头条,但事实情况只是Magic Leap 在开发前所未有的 AR 平台上遇到了不小麻烦。前路漫漫,可谁又能否认,那就是未来呢? “衍射光学是AR的关键,”富士康副总裁陈振国博士指出,“DigiLens 的技术将会瓦解由于高额成本所构筑的 AR 制造壁垒。”他还举了微软HoloLens 的例子,这个目前市面上最贵的 AR 眼镜在英、法等国家,零售价约合 4 万人民币。 如果对千亿级美元规模没有概念,可以对比高盛此前所预见的2025 年市场,彼时 VR 和 AR 市场将一举超越 TV 市场的 990 亿美元,达到 1100 亿美元的规模。 但索尼的野心肯定不止于此。早在 2015 年索尼就发布了一款开发者版 AR 智能眼镜SmartEyeglass,当时更多偏向 B 端领域应用,比如说工厂工人可戴上SmartEyeglass 眼镜来验货、检查电路,复刻表,相关数据会显现在眼镜屏幕上。另外还可用圆形设备来语音沟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