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余先生收到的快递单号为“JDX7”货到付款件,签收需要支付16元运费和13元代收货款,总计29元。 10月底,宝山区市民何先生向“12345”投诉,称家中老父亲不断收到货到付款的快递包裹,仅今年以来就已发生了三次。他说,最近的一次发生在10月20日,有快递员送来一件北京寄来的包裹,面单上写的是“日用品”。按照快递员的要求,何先生父亲不仅要支付38元的快递费,还要支付600余元的货款。当天何先生恰好在家,问清楚父亲并未下单购买东西后,得以第一时间阻止父亲付费签收。 没有快递企业提供的渠道,货到付款件骗局难以实施。因此,快递企业有责任对其提供的货到付款承运服务进行必要的风险管控和源头治理,避免其成为不法分子的“帮凶”。 记者对两则投诉的快件信息进行了梳理,发现了诸多疑点:发件人均信息模糊甚至不实。如李女士收到的件,发件人“刘佳依”留下的发件地址为“广州市黄埔区大观路”,并无具体门牌号,留下的手机号“”为空号。柴先生收到的件,发件人“罗晓明”留下的电话“”反复拨打均提示关机,发件地址“番禺区钟村珠宝手串加工厂”在地图上无法搜到。更奇怪的是,番禺区、黄埔区相距甚远,两个件竟被同一个“广州市黄埔区黄埔港公司”网点所揽收,且物流记录中揽件快递员孙某的电话也是空号。 市民余先生的遭遇更典型。10月15日,在单位上班的他突然收到快递送来一个大信封,快递单号为“JDX7”,签收需要支付16元运费和13元代收货款,总计29元。还以为是票据或公司业务文件,见钱不多,他付钱签收。拆开发现,信封里只有3张纸,上面打印着一份毫不相关的化妆品监管公开文件。余先生认为,寄往公司会让收件人以为是正规文件,加上费用并不高,骗局更隐蔽、实施起来成功率也更高。 何先生告诉记者,今年3月他父亲付款签收北京一购物平台寄来的大米后,他曾与快递公司交涉,要求快递企业协助退货退款。快递企业上门,发现大米已经被不知情的老人拆包,便以影响二次销售为由,拒绝为其退货退款;即便不影响二次销售,沈女士依然为退还168元的皮尔卡丹羊毛衫费尽周折。她告诉记者,快递企业的客服如今普遍使用AI机器人,找不到人工客服表达复杂的诉求。她多方投诉后,快递企业才主动联系她,要求她在手机上填写一份表格,发起退货退款的申请。“电商平台‘盲发’的对象多为老人,若没有子女帮忙,老人如何完能成投诉、填表等如此复杂的流程?” △余先生付钱签收后拆开发现,信封里只有3张纸,上面打印着一份毫不相关的化妆品监管公开文件。 △市民王先生反映10月26日收到一件浙江嘉兴寄来的货到付款件,货款高达299元,拆开后发现里面只是一件短袖汗衫。记者核查该单号为“251”的快件发现,发件人“靠山服饰”留下的电话号码是空号,地址“嘉兴市汇源一路一号”是虚构的。 “12345”的多则投诉,佐证了何先生的判断。市民沈女士称,10月27日,家中老人收到一个货到付款件,货款为168元,拆开发现是一件“165”尺寸的“皮尔卡丹”男士深色羊毛衫。不仅并非家人订购,家中也无人能穿。沈女士知晓后,与快递企业几经交涉,终于退货退款。她提供的面单信息显示,发货人为“建建”,发货地址为“濮院镇永宏新村”。记者尝试拨打发件人手机号,发现竟是空号。联系快递“嘉兴濮院永安路营业点”的揽件快递员邱某得知:“建建”是该网点熟知的月结客户,据称是“皮尔卡丹”电商,每天通过各大快递发出大量的货到付款快件,仅邱某所在的快递每天就揽收有多达上百件。是“盲发”吗?快递员称并不知情,“只要不是违禁品,作为快递肯定正常揽收。” 此外,类似的骗局如涉嫌诈骗,公安部门也应该予以打击。日前,圆通速递已向记者反馈,称已成立工作组赶往广州进一步调查,如发现涉嫌诈骗将第一时间报警,并视调查结果对网点予以处置。顺丰、中通、京东等其他几家涉事快递企业尚无答复。 在“12345”,多位市民均称遭遇了货到付款骗局,涉及多家快递企业。杨浦区市民王先生反映称,他10月26日收到一件浙江嘉兴寄来的货到付款件,货款高达299元,拆开后发现里面只是一件短袖汗衫。记者核查该单号为“251”的快件发现,发件人“靠山服饰”留下的电话号码是空号,地址“嘉兴市汇源一路一号”是虚构的。记者也联系了该快递企业要求核查,据反馈称,发件客户为网点合作电商客户,10月份共在网点发货9次,均为货到付款。目前快递企业判断该客户涉嫌电商到付诈骗,已终止合作。 △“YTD6”物流记录显示,快递同样为“广州市黄埔区黄埔港公司”网点所揽收。记者拨打揽件快递员孙某的电话,发现也是空号。 利用泄露的个人信息“盲发”货到付款件骗局高发,如何避免更多消费者被坑?采访中,多家快递企业均向记者表示他们只是承运方,对于发件人的动机无法事先洞察,对于客户的正常寄件需求也没理由拒绝,“所以没有责任”。但事实上,记者梳理大量的货到付款件发现,快递面单上均印有“已验视”“已实名”的字样,与面单上留下的虚假发件信息形成鲜明反差。其背后,暴露了快递企业在发件环节缺少必要的审核,疏于管理。此外,快递企业除了赚取货到付款件的运费、手续费之外,不排除一些快递员参与其中,协助不法分子掩盖信息。 发现上当受骗,维权更难比登天。花29元买了3张废纸后,余先生首先致电快递企业维权,快递企业称为“对方为个人账户(收款),无法追究”。余先生转而致电“12345”投诉,11月6日,承办部门上海市邮政管理局给他发来短信,称已处理完毕。但余先生称,快递企业和管理部门均未给个明确的说法。在“12345”的系统中,上海市邮政管理局的办结报告也仅有“此单我司已处理”这几个字。 市民们认为,在当前的背景下,快递企业作为资金的中转方,应该提供基本的客户服务和畅通的退货退款渠道。邮政管理部门也应针对乱象加以治理,督促企业提供完善的服务。 相比电商平台“盲发”的滞销商品,一些市民收到的货到付款件还面目可疑。浦东新区市民李女士10月19日向“12345”投诉,称当天她收到了一件从广州寄来的98元货到付款件,单号为“YTD3”,面单显示里面物品为“翡翠玉石”。李女士并未在网上购买过翡翠玉石,她怀疑有诈便当场拒收。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从上海市12345市民服务热线了解到,今年以来,货到付款件正成为快递投诉的焦点。这些货到付款件凭空出现,往往被家人、同事代收并付款,可拆开一看,才发现并不是自己下单购买的东西。更令市民们气愤的是,包裹内的东西并不值所付的货款,有些甚至一文不值。 △李女士10月19日收到了一件从广州寄来的98元货到付款件,单号为“YTD3”,面单显示里面物品为“翡翠玉石”。发件人“刘佳依”留下的发件地址为“广州市黄埔区大观路”,并无具体门牌号,留下的手机号“”为空号。 “老人搞不明白,一直以为是我买的东西,前面两次都付钱签收了”,何先生回忆,今年3月底,另一家快递送来了一袋米,收件人同样是他父亲,件也是北京发往上海的,并收取了200余元的货款。何先生回家,告知父亲并未在网上下单任何东西,家人才发觉不对劲。何先生称,父亲已80多岁,不会用手机,更不可能网购。他想知道:究竟是谁在给他发货到付款件? △10月27日,沈女士家中老人收到一个货到付款件,货款为168元,图为快递电子面单。面单信息显示,发货人为“建建”,发货地址为“濮院镇永宏新村”。记者尝试拨打发件人手机号,发现竟是空号。 并未在网上购物,突然有快递包裹不请自来……刷单“空包件”横行,类似现象已屡见不鲜。但不少市民发现,送上门的不仅有“空包件”,还有要支付99元、199元、299元等不等金额的“货到付款”件。 而在不久前,9月中旬,杨浦区四平路的市民柴先生也反映,称他收到了自广州寄来的98元货到付款件,单号为“YTD6”,和李女士收到的为同一家快递公司承运。复刻手表,该件被送至了驿站,柴先生称,由于并未网购物品,他取货后当场拆开发现是一只貔貅手串,但材质肉眼可辨是人造制品。在一些购物网站上,真金真钻手表这样的手串仅不到20元就能买到,98元显然是被“坑”了。 对此说法,何先生嗤之以鼻:“父亲智能机都用不来,怎可能上微信聊天?能出示记录吗?”投诉后,快递企业要求发件方提供订购记录。但截至发稿前,张某未能提供。何先生透露,前两次收到货到付款件后,他也曾与发件人联系交涉,对方都提供不出订购的记录。他认为,这就是一些电商购物平台依据购买到的个人信息在“盲发”牟利,而且主要对象就是老年群体。 这些包裹是谁寄的?背后是否暗藏骗局?各大快递企业又是否知情?记者根据市民的投诉顺藤摸瓜予以了调查。 另一方面,更现实的是,收到货到付款件时,市民一旦付款签收,再想退货退款可不容易。 何先生提供了10月20日当天快递的单号“SF61”。记者留意到,该快件虽然收件人是何先生的父亲,但收件电话却是一个北京的号码,与何先生父亲毫不相关。物流记录显示,该件10月18日从北京寄出,是“标快件”,10月20日抵达上海派送,10月27日因拒收退回,10月29日重新抵达北京并签收。何先生致电快递公司,索要到了发件人张某的电线日,记者联系到张某。张某称他是一家名为“环球购物”的购物平台物流部的工作人员。为何会给何先生的父亲发件?张某辩称其购物平台在百度等网站以及电视上投放了广告,两个月前,何老先生曾主动致电平台咨询,但并未下单订购;10月中旬,平台到了一款产品,销售人员主动加了何老先生的微信,进行了推销。据称何老先生微信上确认订购,并提供了收件地址。至于电话号码不实,张某解释是平台为了防止客户信息泄露所作的保护性措施。 △柴先生提供的98元货到付款件“YTD6”的面单。发件人“罗晓明”留下的电话“”反复拨打均提示关机,发件地址“番禺区钟村珠宝手串加工厂”在地图上无法搜到。高仿手表。 这么多可疑信息叠加,未免有些太不正常了。市民柴先生认为,这就是目前常见的货到付款骗局,不法分子在包裹内塞入不值钱的东西广泛“盲发”,骗取收件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付款签收,而虚假的发货人信息显然是为了避免追查。记者主动联系了该快递企业位于上海的总部,要求企业彻查。11月10日,快递企业反馈初步调查结果,称两个件均实为同一个客户所发。据称该客户从今年9月起每天都通过“黄埔港公司”网点向全国各地发送大量货到付款件,面单上发件人信息均填入的是虚假信息。今年10月中下旬,网点已察觉该客户操作上的异常之处,在停止合作的同时将揽件快递员孙某辞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