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过去的天文台已成为一座供游人参观的国家博物馆。在子午馆里,有一条镶嵌在大理石中间的铜线,那就是著名的划分地球经度的铜线两边,分别标有“东经”和“西经”字样,表明划分东半球和西半球的界线。铜线还一直延伸到院墙外面的水泥地上。题图中的我,双腿分叉站在铜线的两边,高仿手表。拍一张脚踏东西两半球的趣照,留下值得回味的纪念。 格林尼治,世界计算时间和地理经度的起点,复刻手表。位于伦敦市中心东南8千米。这里地势险要,风景秀丽,早在15世纪已建起了宫殿,设置了炮台和瞭望塔,大片山林草地被王室作为养鹿、放鹰和打猎的御苑。1675年,国王查理二世颂诏,决定将瞭望塔改建成英国王家格林尼治天文台。1884年,世界20多个国家的天文工作者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会议,高仿表,正式确定以通过该天文台中星仪的子午线为零度经线,向东称东经,向西称西经,各为180度。每15度为一个时区,相邻时区相差1小时。在天文台大门旁的砖墙上,镶着一台24小时走字的大钟,它所指示的时间,就是世界各国通用的“格林尼治标准时间”。从此,格林尼治驰名天下。随着天文观测仪器的发展,天文台建筑已容纳不下大量现代化的设备,加之格林尼治已与伦敦市区相连,城市环境对天象气候的观测造成影响。1948年,英国政府决定将天文台址迁到英格兰东南部的赫斯特蒙苏,但仍然沿用皇家格林尼治天文台旧称。这里安置了包括直径为2.49米的牛顿望远镜、精确到十亿分之一秒的原子钟等先进设备。天文台旧址则辟为博物馆,人们可以看到天文台早期使用过的望远镜、天文时钟、天象图、航海图等。图为在赫斯特蒙苏古城堡基础上改建的天文台新址外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