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手表资讯

微信小程序不能变成售假小程序

浏览量:931 | 时间:2021-06-21 03:14:27


  小程序被微信寄予厚望,乃是重点开发的一个项目,此前腾讯集团微信事业群总裁张小龙在微信公开课上称“小程序不是为电商准备的”,而是一个无所不包的应用,可实际上95%的平台电商已经接入小程序,以致小程序里出现过度营销化的迹象。其实,这并不奇怪,毕竟微信本身是一个社交平台,小程序给电商、微商提供了一个新的机会,特别是小企业、个人来讲,不必再单独开发一个商业APP,即可利用微信小程序功能,实现商品展示、销售,借助微信的庞大用户群实现流量变现。

  虽然微信对售假小程序进行了严厉打击,永久下架875个售假小程序,但是仍然有很多漏网之鱼,它们采取模糊词义来逃避打击,名字没有注明“高仿、精仿”,可在介绍内依然潜藏着售假、仿品的意思。可见,对售假小程序的打击不能一劳永逸,需要进行深入挖掘,采取智能识别和人工审查双重机制,对小程序逐一辨识,将售假小程序剔出来。

  而且,微信也需要反思小程序的注册流程,目前小程序的注册门槛很低,个人也可做展示类小程序,复刻表,这就给售假、仿品的奸商留下可乘之机。因此,应加强小程序的前置审查机制,限制注册人随意改名、改变发布类别的行为,并提高对展示类小程序的图片识别能力,高仿手表。进行重点监控,以防范奸商混迹其中。

  同时,不能止于封号、下架处置,还应将售假小程序的注册身份、联系人等信息,主动进行锁定提交给监管部门和其他电商平台,以采取进一步的处罚措施,让售假者在网络上无处藏身。目前我国对制假售假行为的处罚力度太轻,根本难以起到遏制效果,应考虑“制假售假者入刑”,像“打击酒驾一样打击假货”,加大处罚力度,让制假售假者付出昂贵的法律代价。

  可这么一来,售卖假货、仿品的也看中了微信小程序,趁机入驻浑水摸鱼,令微信小程序沦陷,被假货充斥其中。此前阿里发布打假年报时,也曾指出,假货在向微信、朋友圈等平台转移的趋势。事实上也是如此,包括微信群、朋友圈、售假小程序等在内的微商平台,都混杂了太多假货、仿品,凭借社交平台的优势,肆意传播、销售,令人防不胜防。

相关文章
© 2019-2025 Copyright zez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