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手表资讯

名为浪琴(图)

浏览量:822 | 时间:2023-03-22 03:20:52


  如果说优雅是浪琴与生俱来的精彩,那么与时光并肩前进的这种优雅的特质已经在百多年里,绽放出风格各异但是精髓不改的诸多精彩,阿加西夫妻的相濡以沫是家庭的优雅,郭富城的执着敬业是职业的优雅,林志玲的甜美精致是生活的优雅……不同的优雅为时间、为生活制作着不同的模板和追求,而丰富多彩的面孔都融汇为一块块浪琴的作品,浓缩为那一枚飞翼沙漏的形态,名为浪琴。这种对于精神的坚持、对于创新的投入、对于生活的热情、对于事业的执着,都被记录在时间的痕迹里,成为时间的珍藏,而那些被收藏在浪琴博物馆中的数据,也不是生冷的存在,而是对于时光、对于创作、对于艺术鲜活的呐喊和珍藏。

  走出生产档案展区,仿佛从浓厚的历史迷雾中突围而出,腕表展区里琳琅的浪琴产品等候着来访者的拜访。自浪琴表军旗系列腕表(1957)、最后一款手工制作的L990机械机芯(1977)、浪琴表黛绰维纳系列腕表(1997)以及浪琴表典藏系列腕表(2003)等数百枚时计中穿行而过,仿佛置身一条以优雅为主题的历史长廊,每个表盘都化身一张面孔讲述那个时代的美学对于优雅的诠释,而前方墙壁上的椭圆形展台上,陈列着无数浪琴表曾获得的重要奖项,不张扬,却默默散发着历史的味道。转个弯,拾阶而上,复刻表,浪琴表与探险家的故事让我们见识了浪琴表另一面的优雅,而在广告资料室里,浪琴表与名人们的合作将这枚飞翼沙漏的演变过程诠释得更像一部历史大片,将“优雅态度·真我个性”娓娓道来。

  索伊米亚人口并不多,街道透着冷清的干净,成片的冷杉妆点着周边山脉,皑皑的阿尔卑斯山远处遥遥守望,公元七世纪,名为伊米亚的僧侣在侏罗山脉中发现了这块丰茂的草地,就有了沐浴在宗教安详空气之下的索伊米亚,而1832年,浪琴工坊落户索伊米亚让这块土地成为优雅的中心和发源。1866年3月,浪琴创始人的侄子欧内斯特·弗兰西昂买下索伊米亚山谷西南角、Suze河岸边的两处地块(当地人称之为“狭长的地域les Longines”,即浪琴),于1867年春开始投入建设。在后来那场钟表界的“石英革命”中,许多在索伊米亚建立的钟表工厂最终选择了离开,只有浪琴一如既往地坚守在诞生地,作为仅有的一家始创于并且仍然在索伊米亚的制表公司,成为今天索伊米亚的骄傲。

  4月的巴塞尔是喧闹的,关于腕表的话题充斥着这座城市甚至蔓延到周边的瑞士城镇,整个瑞士似乎比平常热闹了许多。和中国不同,欧洲的城镇多数规模不大,用脚就可以走遍,如果出远门,一趟时刻精准的火车也是不错的选择,井井有条却并不忙乱,从容慷慨却不马虎疏索,钟表王国的生活本身就透着优雅的气质,这优雅气质的浸淫之下,索伊米亚却因浪琴品牌绽放出一点精致的例外。从1832年起,浪琴就在这座小镇上持续宣扬着自己对于优雅的独特诠释,至今,已经180年。于是,向索伊米亚发掘优雅的真谛,记者拜访浪琴博物馆,阅读那些镌刻在历史记忆中关于表款和优雅的传说。

  浪琴表始终以优雅作为价值核心,而百多年来白色的浪琴博物馆就是优雅精神的圣殿,浪琴表博物馆分五个区块:生产档案展区、腕表展区、高仿手表“3400万枚浪琴表”展区、广告展区、计时器展区。生产档案区详尽记载着品牌1867年至今的生产资料,浪琴表中国区副总裁李力告诉我们,这些档案记录了1867年至1967年生产的浪琴表的所有机密,自1867年开始,每枚浪琴表都有独立编号,每一枚浪琴表采用了什么材质,搭载了哪款机芯,何时何地售出都一一记录在册。真金真钻手表。穿过漫长的时间之河,每块浪琴都可以在这里做一次时光的访问,翻查出当时替这只表进行速率测试的制表师的名字,这未尝不是一种另类的优雅超越了时间、年龄、国度的从容不迫哪怕发丝从青葱变得斑驳,哪怕身材从魁梧变得微驼,浪琴依旧在时间这头等着。

相关文章
© 2019-2024 Copyright zez5.com All rights Reserved